查看原文
其他

铁血宰相张居正,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(7000字完整版)

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
2024-09-06

 

1566年,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,明朝已差不多要完蛋了。具体表现在:经济迅速下滑,开支却越来越大,国库存银竟然不足10万两;贪腐横行,官僚系统斗争激烈,无所作为,盗贼蜂起……整体上是病入膏肓,不可收拾的感觉。

 

危困之际,被梁启超称为“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”的张居正,进入内阁。

 

又过了几年,他成为内阁首辅、大权在握后,进行了为期十年的“张居正改革”,成效显著,为明朝续了50年命。

 

记得《中国人史纲》中,柏杨先生称三国时的诸葛亮、前秦的王猛、北宋的王安石、明朝的张居正为历史上的四大名相。其中王猛没什么名气,诸葛亮、王安石的事功比张居正弱。


  所以,称张居正为汉代以后第一名相,也是说得过去的。

 

张居正学究天人,又勇于任事,几乎是以一人之力让整个国家焕然一新。

 

关键,他是怎么做到的?

 

1、抱负

 

从头讲起。

 

张居正出生于湖北荆州府,乳名白圭。从小聪慧异常,被称神童,远近闻名。

 

13岁时,他参加童试,荆州知府非常喜欢他,鼓励他立大志,做大事,并为他改名为“居正”。

 

14岁时,他参加乡试,湖广巡抚顾璘十分欣赏他,认为他是“将相之才”。但在考试后,顾璘却故意设置障碍,不让张居正中榜。原因是,顾璘怕张居正少年成名,走得太顺,变得轻狂自傲,所以要以失利来磨砺张居正,以成大器。

 

16岁时,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才顺利过关,成为少年举人。顾璘解下腰中犀带赠与张居正,说:“你是腰玉之才,希望你将来能成伊尹那样的宰相,不要只做个名气大的举人。”腰玉之才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宰相之才。因为宰相可以佩玉带,而顾璘这样的巡抚只能佩犀带。

 

23岁时,张居正中进士,入朝为官。那时严嵩当政,乌烟瘴气。张居正看出了时弊。

 

25岁时,张居正写成《论时政疏》 ,系统阐述了他改革的主张。但他那时人微言轻,嘉靖帝和严嵩根本就没尿他。

 

张居正心灰意冷。第二年,他称病请假三年,到处游山玩水。就在游玩过程中,百姓的贫苦、艰难让他恻然心动。

 

他决定重返政坛,担起自己的责任来,用自己的满腹经纶来济世。

 

问题是,这得有权才行啊!


 

2、运气

 

那张居正是如何步步高升,最终大权在握、独断朝纲的呢?

 

他自小被称神童,学究天人,同时又勇于任事,执行力强,这是他实现抱负的基础;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,运气也很重要。

 

张居正运气好就好在,他中进士、被授庶吉士后,老师是徐阶,跟对了人。

 

徐阶也是一代名相,探花出身,一路升上来。在成为礼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后,徐阶受到嘉靖帝的喜爱,进入内阁。

 

当时内阁里就俩人,严嵩是首辅,徐阶是老二。

 

刚开始严嵩想收服徐阶,徐阶没尿他。结果,严嵩不断在嘉靖帝面前说徐阶的坏话,搞得徐阶的处境一度非常危险。

 

徐阶后来变换了思路,委曲求全,对严嵩曲意奉迎,对嘉靖帝有机会就拍马屁,才得以生存下来。十几年间,徐阶不知受了严嵩、严世蕃父子多少气。

 

张居正跟徐阶钻研朝章国故、经邦济世之学,学到了很多东西,也帮徐阶干了很多活。比如,徐阶最后扳倒严嵩,张居正功不可没。

 

重点在于,从张居正的角度上,徐阶亦师亦友,两人互相支撑。张居正从徐阶那里学到了东西,得到了人脉;而他也给徐阶出了大力;同时徐阶不断提拔他…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。

 

关键的一步,在嘉靖帝去世前两年,已扳倒严嵩、成为首辅的徐阶,推荐张居正成为了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。

 

这一步是张居正进入权力中枢的重要节点。因为,这个裕王,就是后来的新皇帝。

 

1566年,嘉靖帝去世后,裕王朱载垕继位,年号“隆庆”。他这个名字不好写,下面就称他“隆庆帝”。

 

隆庆帝即位第二年,张居正便以裕王府旧人的身份,进入内阁,进入了权力中枢。

 

张居正这时45岁。他一定会感谢自己的老师徐阶,布局布得好啊。

 

3、才略

 

徐阶作为一代名相,前面有许多事做得非常漂亮。但有时,事情做得好反而会对自己不利。

 


新上来的皇帝便不大喜欢徐阶了。隆庆帝找了个借口,让徐阶回家养老,同时启用了徐阶的老对手高拱任首辅。

 

隆庆帝在位只有六年时间,他性格谦和,是明朝最无能、最没作为的皇帝之一。

 

历史的吊诡在于,皇帝无能、没作为可能是好事。比如隆庆帝,自己基本不管事儿,放手让高拱、张居正等去做事。

 

当然也是幸运,高拱、张居正二人都才能卓著,足堪大任。他们搞出的第一个大动作,就是“开放海禁”,史称“隆庆开关”。

 

大家知道,朱元璋一得天下,就马上下令“海禁”,“不许寸板下海”,既不让自己人出海做生意,也不许外国人来做生意。

 

至于永乐大帝时开始的“郑和下西洋”,那只是为了宣示天朝上国皇恩浩荡,与真正的贸易无关。

 

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,严重损害了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,沿海百姓的日子也很难过。江浙、福建等地的沿海百姓祖祖辈辈依海而生,靠海而活,或从事渔业,或从事海上贸易。朝廷海禁,不许寸板下海,日子还怎么过啊?

 

反抗就起来了。百姓们“入海从盗,啸集亡命”,形成了众多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。

 

嘉靖年间,最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,是众多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,拥众数十万,在海上称王称帝。

 

这个王直,甚至被称为“倭寇的主人”。

 

这里就要插嘴说下倭寇了。

 

大家都知道倭寇,知道戚继光抗倭成效显著。这里要说的是,大量倭寇、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倭寇,是被明朝的海上走私集团招募来的,是王直这样的头目们雇佣的员工。所以,倭寇问题,本质上是由于明朝禁海政策不当引发的。

  到了隆庆帝、高拱、张居正这个时候,终于决定开放海禁了。

 

开放的结果,就是海上贸易成为正当生意,百姓不用再走私,倭寇也就从此绝迹,没有市场了;而朝廷收到了税,财政收入增加了。

 

学者王裕巽分析认为,从1567年开放海禁到1644年这几十年间,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,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。 这使得明朝的经济有了显著改观,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。

 

当然啦,开放海禁,或者说“隆庆开关”,头号功劳当然要记在皇帝身上;高拱是首辅,功劳第二;张居正嘛,只能排第三,他只是初展才略。

 

但属于张居正的时代,正在加速到来……


 

4、谋权

 

张居正与内阁首辅高拱共事的前几年,还算融洽。两人联手做了不少大事。比如上文说的开放海禁,还有后面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。

 

但为了自己的目标,张居正又岂甘居于人下?他与高拱越来越互相看不顺眼。尤其是当张居正利用职权,为自己的老师、前首辅徐阶摆平了三个儿子的官司,并免了海瑞的职后,高拱与他的矛盾公开化了。

 

前文我们说过,隆庆帝性格谦和,是明朝皇帝中最无能、最没作为的皇帝之一。他根本无意、也没能力去平息内阁的纷争。

 

在与高拱的争斗之中,张居正更高一筹。

 

1572年,隆庆帝驾崩,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,年号万历,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。

 

在此之前,张居正早就布好了局。他与大太监冯保联手,一内一外,不断在皇太后面前说高拱的坏话。很快,他们便抓住了高拱的一个把柄。皇太后让高拱回家养老去了。

 

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。

 

但张居正拥有的权力,可不只是宰相的权力,而是皇帝般的权力。

 


张居正自己曾私下对人说过,“吾非辅政,摄政也!”摄政王的感觉。

 

那张居正是如何拥有了这种超级权力呢?

 

第一,他得到了皇太后的充分信任。有种说法,说为了巩固权力,张居正与皇太后搞暧昧。那时皇太后刚三十出头又守寡,这种说法是有可能的。但这仅仅是八卦,没有任何真凭实据。唯一确定的,是张居正得到了皇太后的信任。

 

第二,他得到了大太监冯保的支持。太监在明朝的权力体系中一直很重要,很坚挺。张居正与冯保私下里称兄道弟,里应外合,很难得。

 

第三,最重要的,皇帝年幼。万历帝登基时只有10岁,其后多年,他又在张居正教导下读书。在年幼的万历帝眼中,张居中是严师,甚至是严父,是神一般的存在,什么事都由张居正去了。如果万历帝登基时已经20岁,那张居正改革能不能启动都要打个问号。

 

5、改革

 

万历首辅张居正到达权力巅峰,拥有了皇帝般的权力,可以大刀阔斧地搞改革了。

 

这是能为明朝续命50年的重大改革。

 

那为什么非要等到快不行的时候才改呢?以前都闲着干什么呢?

 

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。

 

第一,有没有权力搞改革的问题。

 

大改革,需要的是大权力,因为改革要面对的是多个庞大既得利益集团。没有足够的权力,改不动,甚至会被既得利益集团吞噬。

 

第二,想不想搞改革的问题。

 

此前被称为“站皇帝”的大太监刘谨,权倾朝野二十年的严嵩,此后被称为“九千岁”的大太监魏忠贤,以及那些大权在握的正牌皇帝们,大概都是有权力搞改革的。

 

那他们为什么不改呢?这是个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。

 

第三,有没有能力改革的问题。

 

有了权力改革,也想改革,但还得有能力改革才行啊。可以想想,如果改革是由刘谨、魏忠贤这种靠拍马屁上位,弄权力、搞斗争有本事,说到经邦治国屁都不懂的人来主持,那肯定越改越坏。

 

到了张居正,他有了权力搞改革,也有能力搞改革,再说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,十年改革才终于轰轰烈烈进行了。

 


6、成效

 

那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是什么?简明地来说,真的很简明。

 

张居正十年改革,也无非是对外继续开放海禁,对周边国家采取怀柔政策,对内提升文官集团效率,推行“一条鞭法”,重构经济格局,促进民间经济发展,同时增加财政收入,强军、巩固边防等等。

 

病症大家都看得到,药方也开得出来。关键是能不能推行下去。

 

张居正既然被称为“汉代后两千年来第一人”,他强就强在,以公诚之心搞改革,一身担天下安危,又有权力、有能力把改革推行下去。

 

那张居正十年改革的效果如何?

 

可以说是力挽狂澜,一改溃势,成效显著。

 

具体来说:改变了官僚系统内斗、扯皮、不作为的状况,“朝令夕行”,雷霆万钧;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;一举扭转了财政破产之势,到张居正去世时,国库存银可供4年之用,存粮可供10年之用;奇迹般的与明朝周边势力化干戈为玉帛,对外关系良好,国防稳固……

 

7、清算

 

但1582年,即万历十年,在改革推行到第十个年头的时候,张居正病逝。

 

20岁的万历帝接过张居正手中的权力,算是亲政了。

 

以万历帝的能力,想继续推行改革是不可能的。但如果能保住张居正改革的成果,也不错。

 

问题是,张居正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,在那样的时代当然值得赞扬;但这种将天下安危系于一人的体系,又太靠不住。

 

张居正以雷霆万钧之势进行改革,动了太多人的利益。在庞大的官僚集团和乡绅之中,真正敬张居正,认为他做得对的,只有三分之一;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怕张居正,慑于他的威势不得不认真干活;另三分之一的人,则是直接恨张居正了。

 

张居正生前,靠着皇太后的信任,大太监冯保的支持,以及自己的卓越能力,趁皇帝年幼,行使着皇帝的权力,可以镇住那些利益集团。


 


但他去世后,情况不一样了。

 

张居正去世后第四天,他手下的一个重要骨干就被参劾,免职。紧接着,参劾张居正的奏折也出现了。

 

这时的万历帝,对张居正这个神一样的男人,还是敬畏的。他惩罚了带头参劾张居正的人。

 

但随着参劾张居正的奏折迅速增多,万历帝的心态开始起变化。

 

在这些奏折中,万历帝发现张居正也曾不择手段,干过许多破事烂事。张居正在万历帝心中的光辉形象开始塌陷。

 

另一方面,作为初掌大权的年轻皇帝,万历帝心中邪恶的报复心理开始抬头。

 

万历帝从小被太后管得严,从小怕“大伴”冯保,更畏惧张居正。即位当皇帝的前十年,万历帝始终生活在张居正的影子里,好吃的不让吃,好玩的不让玩,一毛钱权力也没有。现在自己当权了,而张居正又确实做过许多不地道的事。


出于幽微的心理,万历帝终于决定清算张居正,走出张居正的阴影。

 

很快,万历帝剥夺了张居正生前获得的全部荣誉、封赏,甚至将这个老师掘墓鞭尸;万历又抄了张居正的家,抄完家后还把门封死不让张居正的家人出来,生生饿死十几口人,包括八十多岁的老太太;张居正生前提拔、重用的人,或被处死,或被流放,或被免职,或被降职……

 

报复之恶劣,连他的另一个老师、张居正生前的对手之一申时行也看不下去了。在申时行的力谏和舆论的压力之下,万历帝才停止了迫害。

 

但这一折腾,张居正的十年改革成果,丧失殆尽。

 

明朝不是没有过机会。张居正改革便是好机会,也是最后一次机会。

 

但万历帝埋葬了这一切。


所以后世学者评价,明朝,实亡于万历。

 

万历帝后面还有三个皇帝,但世间已无张居正。




8、死水

 

张居正虽然被清算一段时间了,但万历帝和官僚们依然享受着张居正的改革成果。国库充盈,没有外患,从上到下一派歌舞升平。

 

整个社会从表面上看,繁荣锦绣,甚至还有点生机勃勃。

 

没人看到危险,没人考虑以后。

 

张居正以雷霆万钧之力推动的改革,早已停滞,有些措施已经废除。

 

接替张居正任内阁首辅的申时行,由于自己就认为能力比前任差了两个层次,再加上张居正的下场摆在那里,所以他选择了混,扯皮。

 

首辅都这样,其他官员更不用说了。

 

25岁的万历帝,在清算张居正后,终于走出了张居正的影子,倒是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,想创创新,做点事。

 

但他马上就遇到了困难。这个年轻人怒怼整个官僚系统。但他的能力比张居正差了太多,不是一点半点。因此怼了几年后,他发现没有屁用。

 

绝望的万历帝,选择了逃避,自此不再上朝,不出宫门一步。

 

皇帝也不干活了。问题是,偏偏万历帝又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,长达48年。后30年,他基本就没干过活。

 

那皇帝、首辅、文武大臣们天天干什么呢?混,扯皮,内斗,搞腐败……

 

在这样一个固化又麻木的体系中,已经没有任何一种内生力量能打破体系的麻木。除非有巨大的内在变故,或者极强的外部压力……



这样的体系有什么特点呢?

 

首先是,没能力。逆淘汰体制已经形成。有能力、有才华的人升不上去,偶尔升上去的,也会被压制、陷害;越没能力的,越能混得好。

 

然后是,没意愿。想干点正事的,成为异类,被嘲笑,被打击;吃喝玩乐、无所作为,才是正常的。

 

怎么用文学的语言描述这种状态呢?

 

如果用文言文,可以借用《三国演义》里对东汉末年的描述:“庙堂之上,朽木为官,殿陛之间,禽兽食禄;狼心狗行之辈,滚滚当道,奴颜婢膝之徒,纷纷秉政……”

 

如果用白话文,可以借用闻一多的《死水》:“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,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……”

 

明朝进入了“死水”状态,连年轻的皇帝也没有了任何活力,只能混吃等死了。

 

1619年,萨尔浒战役发生。努尔哈赤率后金军,在萨尔浒大败明军,明朝的四路大军中,有三路全军覆没,丧师九万。明庭朝野震动。

 

但也只是震动了几天而已。几天后,一切回归正常,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

 

毕竟,萨尔浒离京城太远,大家还可以浑浑噩噩地过好多日子。

 

没有人意识到,努尔哈赤已经正式敲响明朝的丧钟。

 

1620年,万历帝去逝。在那样的死水中,他的死微不足道。

 

9、初心

 

最后讨论个问题,张居正当然知道商鞅、吴起等变法者的下场。

 

宋朝王安石下场较好,但那是因为宋朝是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不杀士大夫。如果把王安石放到明朝,下场也好不了。

 

那以张居正的学究天人,他没有想过自己和家人的下场吗?他进行改革的初衷是什么?


  大家比较公认的,张居正当然不是传统儒家所标榜的道德之士,但他确有儒家经世治国的责任感,一种对天下的责任感。

 

张居正小时候,见《华严经》,“不惜头目脑髓,以为世界众生,乃是大菩萨行。”所以当他立朝后,不计个人毁誉,勇于任事,是顺理成章的,是他的初心所在。

 

熊十力先生就评价说:汉以后二千余年人物,真有公诚之心,前识远见,并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,又真能担当起来的,只张居正一人而已。

 

 

 

本公号前期相关文章,点击阅读:

思想大师黄宗羲:我们2000年间的唯一

大历史1799:饥饿的“康雍乾盛世”


这个两广总督叶大人,是名臣还是笑话?

从驴拉火车,看清朝变革的艰难与荒诞

将军拔剑南天起:失足妇女与大英雄的知音恋

张謇:办成了大事的末代状元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齐说经史集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